第5-10周作业:含复习、温习和作业之一
关联课程:16-38课:
第一部分:今天主要是16-19课的温习和作业
涉及主题有:
释经的第一原则:
16课:经文的时代文化背景;
17/18课:上下文;
19课:文本体裁;
一:主要是判断题:也有选择题,问答题,和思考题。
1:根据释经的第一原则,经文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出里面的属灵教训来。对吗?
答:不对。经文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都重要。在研究和理解经文的基本含义时,越了解时代和文化背景,就越能正确理解经文的基本含义。
2:经文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影响着对经文的应用,许多经文的要求、命令、吩咐、习俗,都是针对某些时代的某些群体,并不针对所有人,不具备超越性的特征,也不能普世适用,对吗?
答:对的。
3:你手头有哪些资料,能够帮助你了解经文的时代历史文化地理的背景的呢?
答:略
4:你认为,新约书信中的“亲嘴问安”这个习俗,属于文化背景吗?是普世适用,针对所有人,还是只针对个别人,某一些群体?
答:是习俗,属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内容。并不普世适用。可以遵行,也可以不遵行。
5:你按照今天的习俗和观念,觉得旧约中关于“哥哥死了,没有后裔,弟弟要娶哥哥的妻子,生的头胎儿子,作为哥哥的后裔”这种规定合理吗?
答:今天觉得不合理。这就是时代文化背景的内容。
——申25:5/10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25:6妇人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涂抹了。25:7那人若不愿意娶她哥哥的妻,他哥哥的妻就要到城门长老那里说:‘我丈夫的兄弟不肯在以色列中兴起他哥哥的名字,不给我尽弟兄的本分。’25:8本城的长老就要召那人来问他,他若执意说:‘我不愿意娶她。’25:9他哥哥的妻就要当着长老到那人的跟前,脱了他的鞋,吐唾沫在他脸上说:‘凡不为哥哥建立家室的,都要这样待他。’25:10在以色列中,他的名必称为‘脱鞋之家’。
6:圣经中,是不是有许多个不同时代的时代背景和不同文化的文化背景?
答:是的,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共有约1600年的写作历史,所以有许多个不同时代的背景和文化的背景。相互之间的差异,就是时代和时代的差异;文化和文化的差异;以色列人和撒玛利亚人的文化是有差异的;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的文化是有差异的;
希伯来人和希腊人的文化是有差异的。正如华夏文化和埃及文化之差异。
7:你认为,按照今天以色列国家的法律,雅各娶两妻两妾是否会被判重婚罪呢?如果在中国的今天呢?如果在中国的古代呢?这些差异就是时代文化背景的差异。
答:按照今天以色列国家的法律,会被判重婚罪。在中国的今天,也是如此。在中国的古代,基本上都允许纳妾。所以,这些时代文化背景的内容,是我们要注意的。
摩西律法也禁止娶两姐妹为妻。
——利18:18你妻还在的时候,不可另娶她的姐妹作对头,露她的下体。
摩西律法也禁止娶同父异母的姐妹为妻。
——利20:17人若娶他的姐妹,无论是异母同父的,是异父同母的,彼此见了下体,这是可耻的事,他们必在本民的眼前被剪除。他露了姐妹的下体,必担当自己的罪孽。
(而亚伯拉罕娶的撒拉,是同父异母的妹妹)
——创20:12况且她也实在是我的妹子,她与我是同父异母,后来作了我的妻子。
8:你如果讲一段有十分钟的完整内容的话,别人单单截取其中10秒钟的内容,把这个当作你说话的意思,你的立场,你的态度。你觉得,能符合你那段十分钟的连续说话的意思吗?
答:基本上不大符合。因为不完整,断章取义,很容易歪曲原义,甚至和原义完全冲突,反过来。
9:我们在《圣道释经法》中强调,根据释经的第一原则,要注意“上下文”,这“上下文”既包括“与某一词语或文句相连的上文和下文(前文和后文)”,也包括“前后两三段的脉络,甚至整卷书的主要思想”,这样说,正确吗?
答:正确。
10:如果看到经文中出现“狮子”,一概说是指耶稣基督是犹大的狮子;看到经文中出现“蛇”,一概说是指魔鬼撒但,对不对?那如何确定这个词汇的含义,是指什么呢?
答:不对。必须根据经文的上下文,来确定这个词汇的含义。所以,根据经文词汇的本义来解释,注意“上下文”,非常重要。
11:我们在《圣道释经法》中举例说:律法一词,在圣经中,新旧约全书里,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A指任何一种律法,或由律法产生的规定、行为准则;
B指摩西律法;
C指摩西五经,这五卷书的总称;
D指旧约全书;
E指基督徒的信仰,就是耶稣基督在新约中的新标准、新命令、新体系,整个体系的教导。
F指以上的全部内容。
请选择一个正确的。(单选题)
答:F指以上的全部内容。
12:新约圣经,凡出现“律法和先知”的经文,就是“律法和先知”作为一个并用的词汇时,这个“律法”指哪一个具体的内容?
答:“律法和先知”作为旧约全书的总称,这里的“律法”应该指摩西五经,律法书。但一般不必拆开单独解释,要和先知并用,当作一个专用词汇来解释。
13:马太福音7:15“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是指普通的属肉体的基督徒。
答:错。是指假先知。
14:马太福音7:15-23
“荆棘,蒺藜”
“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7:21“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根据上下文,都应该指哪一类型的人?
答:指假先知。
这类经文,你如果单独抽离一节经文,就很难把握其中的正确含义,很难确定指谁。但圣经的上下文,已经非常清楚的告诉你,是你需要防备的假先知。
你就不可以把7:21节“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孤立的,单独地拿出来。并且从救恩的角度,进行理解或解释。那是非常容易出错的。
15:当场测试题:
请看以赛亚书5:1/5节:
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歌,是我所爱者的歌,论他葡萄园的事。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5:2他刨挖园子,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5:3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哪,请你们现今在我与我的葡萄园中,断定是非。5:4我为我葡萄园所做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 5:5现在我告诉你们,我要向我葡萄园怎样行:我必撤去篱笆,使它被吞灭;拆毁墙垣,使它被践踏。
——请根据5章1-5节,说出这里的“葡萄园”指哪里?或指谁?
你会觉得不确定,无法确定。
如果再看一下:6-7节,你就一清二楚。
赛5:6我必使它荒废,不再修理,不再锄刨,荆棘蒺藜倒要生长。我也必命云不降雨在其上。5:7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他指望的是公平,谁知倒有暴虐(或作“倒流人血”);指望的是公义,谁知倒有冤声。
——这就是:根据上下文。根据一段相对完整的内容,圣经就自己有解释,自己有说明了。
跨度大的,就是:以经解经要处理的。
在同一章,在前后几章,就是上下文的说明,自己的说明,是最准确的。
16:当场测试题之二:
请看启示录17:1/6节:
17:1 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所要受的刑罚指给你看。
17:2 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
17:3 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带我到旷野去。我就看见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那兽有七头十角,遍体有亵渎的名号。
17:4 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
17:5 在她额上有名写着说,奥秘哉,大巴比伦,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17:6 我又看见那女人喝醉了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我看见她,就大大地希奇。
——请根据17:1/6节,说出这个女人是谁?或指谁?
你会觉得不确定,无法确定。
只要再看下去:
17:18你所看见的那女人,就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
——这就是:根据上下文。根据一段相对完整的内容,圣经就自己有解释,自己有非常清楚的说明了。
在同一章,或前后几章,都算上下文。因为圣经原文原版,是不分章节的。
17:我们在《圣道释经法》中提到,注意文本的体裁,这里的“文本”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体裁”是什么意思,请你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文本: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从文学角度说,通常是具有完整、系统含义的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的组合。一个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一个篇章。
体裁:汉语词典指:作品的布局、架构。文学作品的分类。包含特定风格、形式或内容的文本。
18:我们在《圣道释经法》中提到,记叙文的形式,有一种“六何解经分析法”,这“六何”分别指什么?
答: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为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
如何(事情如何发展,如何结局)。
今天这一次的复习、温习和作业,就到这里。
2021.11.23 第5-10周的作业复习之一
:20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