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学习》第17课:
释经的两个基本原则(之一)
——按照经文词汇的本义来解释
三:留意上下文,根据相对完整的内容。建立整体的圣经观,掌握全局视野。
“上下文” 指文章或说话中与某一词语或文句相连的上文和下文(前文和后文)。
不单指前后两、三节的经文而言,有时上下文也可包括前后两三段的脉络,甚至整卷书的主要思想。所以要根据相对完整的内容。
研究和解释圣经,切忌“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义”通“意”即意思。
也切忌“见木不见林”。 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不仅针对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比喻,一次谈话;
同样针对一个章节,一卷书,甚至整部旧约,都需要“留意上下文”,不能孤立地研究或解释。要放在经文更大的主题里,更完整的内容里,更宏观的视角里。
随时记得,“一个前提”(我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所以我接受圣经是:绝对真实、可靠的,惟一具有神圣权威的,人类信仰和生活的惟一准则。)
记得,“圣经总论”
我们强调:圣经是完全的。不仅指圣经66卷正典经卷是完整无缺的,不可增删;不仅指圣经默示的工作已经完成、完工、结束;不会再有任何新的圣经书卷,列入正典;同时指着:圣经真道的内容,是完备、完美的一个整体。她纯正、全面、深入,将关乎“信仰和生命、生活”的内容启示和教导出来。
而圣经是一本完全的书,这个内容的完全是建立在66卷圣经在正典上的完整、完成、不可增删、毫无缺漏、真实可靠、具有神圣的惟一的权威,这个基础之上的。
所以,我们研究圣经,解释圣经,即便解释其中某一个字,某一句话,也必须建立在“全部圣经的完整内容和完备启示”之基础上。以整体的圣经观,全局的视野,以研究和解释具体细节的经文,包括某一个字,某一个词。
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保持释经中的统一和一致。不会把罗马书的解释,和雅各书的解释,对立起来,矛盾冲突,不可调和。
先举词汇的例子之上下文:
彼前五8提到“狮子”,
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而启五5也提到“狮子”,
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但这两处所提到的“狮子”意思并不同,只要观察上下文,就会知道彼前的“狮子”是指“魔鬼”像狮子一样凶残;而启示录中的“狮子”则是指“耶稣基督”犹大的狮子作王掌权者。
——许多词汇,在不同的经文中,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所以必须根据上下文。
再例:蛇。蛇可指魔鬼,属魔鬼的人,恶人(蛇蝎心肠);也可指自然界的动物,所以主说:要灵巧像蛇(太10:16)【一般中文译为:机警或机灵】
再例:贼。一般指盗贼,或品格败坏的人。引申可指:魔鬼,或假师傅。
启16:15(看哪!我来像贼一样。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这个“像贼一样”就不是指品行有问题的人,乃形容时间上的无法预测、难以估摸。所以必须警醒预备。
再例:律法。
在新约圣经出现194次。最先出现在:太5:17节: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最后出现在:雅各书4:11节: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
和合本译字及次数:律法181,律 9,法2,例2。
“律法”原文字义是:法律
1a)指任何一种法律而言
--1a1)一种律法或规定,产生出被所认可的一种心态
--1a1a)藉由律法的遵守而被神所认可
--1a2)一种认知或责戒
--1a3)因情理而定下的行为准则
-1b)指摩西的律法,和与其有关的,对其背景的解释,包括对律法的书卷或是律法内容的解释
-1c)指基督徒的信仰:那个对信心有要求的律法,那个基督所传讲的有关道德的教导,特别是有关于爱的那种认知
-1d)指那个较为重要部份的名称(摩西五经),被用来表示旧约所有神圣书卷的总集
我们就必须根据上下文,方能准确把握这个词汇的所指。
如果在罗马书或加拉太书,
罗3:20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加5:4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和得救,称义相提并论的,就指:摩西的律法。
如果在福音书,和先知同时出现的,就指:摩西五经为代表的旧约全书。
太5:17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太7:12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太22:40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路16:16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 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
路24:44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24:45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
如果在诗篇里面,像诗篇第一篇,和119篇。
1:2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
119:1行为完全,遵行耶和华律法的,这人便为有福。
律法:〈字义〉律法、教训、法规、尤指十诫或摩西五经
但我们在新约之下,作基督徒的再去读诗篇,就把这个“律法”理解为,广义,泛指神的道,神的法则,神的命令,神的话,神的教导。而不必实指十诫或摩西律法的613条具体内容。
再略提整句话,或整段文字,或整卷书信的上下文。
例如:
马太福音7:15-23
都指假先知。
希伯来书6章
你必须把希伯来书的警告,和全部希伯来书放在一起理解和研究。
总结:
所以,“留意上下文”和“以经解经”都是为了“建立整体的圣经观”。
“留意上下文”是从词汇、语言、文本的层面来建立;
“以经解经”是从内容、道的一致这个主题思想的层面来建立;
好比把全部圣经当作一个完全,完整,完美,健康的机体;一卷一卷,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构造部位;,一个一个主题都是有生命力的细致部位,一个一个字和词,都是细胞。
这样:看圣经,研究圣经。
从点到线,到面,到整体,到完全;
从完全到整体、面、线、点,这些局部;
从总则到细节,从细节到总则;又以基督来解释全部;
才可以把圣经的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把握住。
2021.10.14 第1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