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学习》第13课:
释经的两个基本原则(之一)
——按照经文词汇的本义来解释
今天,我们继续看一下,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4)拟人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如:
诗篇98:8愿大水拍手。愿诸山在耶和华面前一同欢呼。
大水拍手,诸山欢呼。就是拟人的手法。
诗篇24:9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这里的“你们要抬起头来”,就是拟人的手法。
与拟人法有关的另一项格式,就把神也拟人化
历代志下16:9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
以赛亚书59:1耶和华的膀臂,并非缩短不能拯救。耳朵,并非发沉不能听见。
(5)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在诗篇中,常常出现反复。
诗42:5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 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
诗42:11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 神,因我还要称赞他。
诗篇24:7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24:8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
24:9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24:10荣耀的王是谁呢?万军之耶和华,他是荣耀的王。(细拉)
诗篇107:6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搭救他们。
107:13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
107:19 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
107:28 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领出他们来。
107:8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107:15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107:21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107:31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请注意,“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是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来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和写文章罗嗦重复,不简洁,不精炼,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6)反语
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
例如:
撒下6:20大卫(安放了约柜)回家要给眷属祝福,扫罗的女儿米甲出来迎接他说:“以色列王今日在臣仆的婢女眼前露体,如同一个轻贱人无耻露体一样,有好大的荣耀啊!”(吕振中译为:“以色列王今天多么体面阿!”)
这句话是讽刺。
哥林多后书11:4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或着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
(吕振中译本:11:4 倘若有人来,宣传另一个耶稣、是我们所没宣传过的,或是你们领受了另一个不同的灵、是你们所没领受过的,或是另一个不同的福音、是你们所没接受过的,你们容忍他,好阿!)
这句话是反语,批评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分辨不清是非。真使徒,他们抵挡、拒绝、攻击、毁谤、怀疑,而假使徒,他们却接纳,包容。
就像这个世代容不下王明道,但却歌颂吴耀宗。
马太福音11:25那时,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这里,“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是反语。
这里的“聪明通达人”是自以为聪明通达的人,也就是骄傲的人,不需要神的人。
这里的“向婴孩”是那些谦卑,需要神的人。
2021.10.6 第12课